東莞市將全面推行清潔能源集中供熱
根據東莞藍天保衛(wèi)戰(zhàn)行動方案,該市將通過逐年壓減煤炭用量、推動火電廠和自備電廠煤改氣、淘汰改造燃煤鍋爐等燃燒設施、淘汰生物質鍋爐等燃燒設施、推進天然氣管道建設、推進集中供熱項目建設等六項措施,調整優(yōu)化能源結構,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方式變革,提高能源綠色、低碳、智能發(fā)展水平。
其中,天然氣和集中供熱等清潔能源將全面替代生物質鍋爐。據介紹,鍋爐煤改氣會減少燃煤的使用總量,污染物排放量也會有大幅度下降。相比煤炭,可以減少二氧化硫和粉塵排放量的90%-99%,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60%-70%,減少氮氧化合物排放量的50%,但能效比燃煤鍋爐高30%以上,既節(jié)能降耗,又對環(huán)境空氣質量改善起到了促進作用。
目前,該市城管部門已根據600多家有用氣需求企業(yè)的實際分布情況,制定年內新建330公里天然氣管道的工作計劃,并協調新奧、興華、常正管道等三家燃氣公司做好工程計劃,確保天然氣管道建設項目按進度計劃順利推進,屆時有用氣需求的企業(yè)將直接配備通到企業(yè)門口的管網。
此外,集中供熱項目建設也在緊鑼密鼓推進中。計劃2018年底前,完成東城、高埗、虎門燃氣電廠集中供熱改造工程,建成謝崗華能熱電聯產項目、中電立沙島熱電聯產項目,實現區(qū)域性集中供熱,淘汰現有的生物質鍋爐,為東莞高質量發(fā)展走出一條能源環(huán)保大道。